11月1日、2日丨线下大师私享会【金申:皆是法身,佛造像的时代考】;半日闲深度观展【王般般:深宫佛迹——慈宁宫大佛堂】
终于!档期敲定!行谈成功邀请金申先生,于11月1日(周六)策划超重磅大师、超长加时的大师私享会——【皆是法身,佛造像的时代考】。
终于!档期敲定!行谈成功邀请金申先生,于11月1日(周六)策划超重磅大师、超长加时的大师私享会——【皆是法身,佛造像的时代考】。
造像,是雕塑或铸造佛像的简语,习惯用作古代宗教偶像的通称。造像的取材,铜、石、泥、木、瓷不一,尺寸不等,以圆雕为主,也有高浮雕和浅浮雕。古代的佛教造像造型优美、技艺高超,是我国雕塑工艺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临漳古时称“邺”,曾为曹魏,后赵,冉魏,前燕,东魏,北齐都城,以“三国胜地,六朝古都”享誉中外。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,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以致到后赵时期邺城佛教初盛,至东魏、北齐时邺城佛教大盛。据史料记载,当时全国寺庙三万多所,僧尼约二百万人,仅邺城就
作为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,佛教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精神遗产的宝库。这些文物包括佛经、佛画、佛造像以及法器、舍利等诸多类别,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者、信众和艺术爱好者。
香港亚洲艺术周金秋十月重磅回归,为藏家甄选来源显赫且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顶级珍藏!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与中国书画系列拍卖的焦点拍品将率先于9月16及17日在北京进行预展,20及21日前往上海,与广大慧眼藏家及亚洲艺术同好见面。与此同时,佳士得11月于亚太区举行的首
南北朝(公元420—589年)时期,佛教在中国有了深入而广泛的传播,不同地区、各种类型的金铜佛造像,与时代的变迁一道,更加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特色。其中,南朝金铜佛造像传世不多,而北朝则相反,其不仅青铜佛造像铸量相对南朝大,而且遗存亦相对较多。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,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。在敦煌壁画中,文殊菩萨的长者像很常见;而在山西太原的崇善寺、五台山古文殊寺等,都供奉着千臂千钵文殊立像,表达着文殊菩萨无量无边的智慧。